你和佛陀之間,只隔著一條線


佛陀該說,卻沒有說透的人生真相



作者:吳九箴


出版社:人本自然  出版日期:20070801


內容簡介


幾千年來,我們都誤解了佛陀。因為,佛陀有很多話該說卻沒有說透。佛說要離苦就要去我執,結果一堆人強迫自己不能呼吸,最後人格分裂或意識解離。佛說萬物皆空,結果很多人遇到困境就自殺,反正一切是空。佛說持戒可以幫我們覺醒,結果有人不小心喝到肉湯,反而被罪惡感折磨得夜不安寢。其實,我們都誤解了佛法,佛法是自由柔軟的,如果學佛讓人更執著更僵硬,為何都沒人覺得奇怪?佛法是包容萬物的,如果學佛就要壓抑情慾,大家都要絕子絕孫?事實上,佛法的真義,是要我們覺醒地去看清實相,不要人云亦云,活在頭腦製造出來的幻象中,自己折磨自己。人過四十,應該開始具備看清實相的能力,包括佛陀和佛法在內,都應該有能力去檢驗及看清其本質。如果你能覺醒並看清實相,你會發現,原來是我們自己,在佛陀和我們之間,劃了一條不存在,卻又無法跨超的線。


傳統佛教要人拋棄七情六欲,不受這些情感、欲望的誘惑才能成佛;事實上,如果佛陀沒有談過戀愛,祂就不可能成佛。七情六欲是人類靈魂中不可或缺的成長元素,把這些元素拋棄掉,並不會讓你更接近佛,反而讓你離人性及自然愈遠。愛情,也是幫助人成長的因緣,懂得透過愛情去觀照及覺醒的人,反而會比那些禁慾苦修的人,更能體驗到什麼是佛性與自在。


那些有善因善緣、福報俱足的人,不會感受到佛法有多重要,但是他們並不是悟道者,他們的福報只是暫時性的,讓他們不會感受到那些苦。但是,福報總會用完,就像電池總有用完的一天,千萬不要以為自己過得很順利,就產生妄覺,以為可以永遠享受福報,永遠不需要做功課。事實上,福報愈大,等福報消失後的痛苦就愈大。


真正的修行要根據每個人不同的因緣,有些人卡在親情,有些人卡在愛情、金錢或是權力欲望,不管是哪一方面,都要全然的進入它,才是修行。一個人要是沒有苦,就不會想解脫,覺悟和智慧來自於痛苦,痛苦來自於快樂,沒有快樂就沒有痛苦。因為,讓你覺醒的智慧,就藏在這些美好和痛苦背後。


世上有多少人,就有多少種開悟方式,覺醒悟道是屬於個人內在的事情,沒有標準作業,也沒有統一的答案,無法傳承,即使是佛陀,祂的修行悟道歷程,也不見得適合每個人,因為時空不同,因緣也不同,我是我,佛陀是佛陀,祂的智慧和精神值得我們學習,但並不代表我們要成為祂的影子和傀儡。


參考資料:http://www.books.com.tw/exep/prod/booksfile.php?item=0010373317


 



 


分享書中幾章,讓我心有所感的讀後感想:


人生,其實是「頭腦」的旅程


我們透過眼前所見,而所接受感受傳達到腦部,而眼前的感受是好或不好都記在腦部。


所以當我們聽別人說這件事難達成,如果我們沒有做過此事就會先入為主的認為很難。當事實真像為何呢?


學會清醒判斷是非,而不是跟著別人的說法,因為每人的體悟是不同的。


 



 


皈依佛,不如皈依自然


作者認知的佛,是有超人智慧的 生存高手,而不是神。


各種宗教是一種信念系統,而其實各種佛法或是聖經都是後人所寫,都是在傳達人生智慧,如何去面對生.老.病.死.苦,而現今有很多變質成神棍斂財騙色的工具,有些成為營利單位後而產生權力鬥爭,還有佛教無法接受道教,基督教無法接受佛教,這些根本不是宗教本身想傳達的吧!


修行就和自然一樣充滿周圍,無所不在,有些修行人以為到各廟宇行走就能得到世間苦的解脫,但因為這樣忽略了現實面此時你該做的本份是什麼,家庭是不是該先顧好,與生活周遭人事物的處理。到廟宇行走不過是一種形式和歷程,不要本未倒置。


所以不管什麼宗教原始都要靠自己,自己先要發現自己,自己幫助自己,從看自己,順應自己當下發生的事情,接受它,不順時要不要當成障礙全看自己。


 


 


 


 


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杯子


人生就像杯子,本是空的,而我們要如何善用有限的空間,裝入有用的。


 



 


我最喜歡書中最後的觀點,要有


道家 超脫 / 佛家 慈悲  / 儒家 入世


入世就是教我們成為有責任感家人要照顧,有小孩要養我們有我們的責任,要入世認真的去把它完成。而這個過程要有道家超脫,最後要有佛教的慈悲心關懷身邊的人


 

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佑佑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5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