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實,你和你的煩惱都不存在:面對煩惱,你必懂的八萬四千種觀照



作者:吳美君


出版社:寶瓶文化  /  出版日期:20081204


內容簡介


人生在世,最可怕的,不是煩惱,


  而是你看不清,是「誰」在煩惱?


  如果你的「自我」不存在,


  那麼,煩惱又來自哪裡呢?


  只要是人,必有煩惱,


  你不該去打壓或否定它,


  因為,你就是煩惱的本尊,


  煩惱是你整個人的「複印本」。


  你如何看待自己,期待世界有什麼回應,


  就會決定你有什麼煩惱。


  當你覺醒,看見這個實相,


  看見過去的你,把牙膏當美乃滋,


  把馬桶當臉盆,甚至把清潔劑當可樂時,


  你就會停止煩惱,


  開始擁有真實不虛的,平靜的心。


  人生在世,誰無煩惱?


  煩惱就像是海,像空氣一樣,無所不在。不管你是學生、上班族,或是家庭主婦,不管你賺了多少錢或地位有多高,每個人每天都活在苦惱當中,只是有人不自覺,有人覺察得到而已。


  很多人都會問,要如何脫離煩惱的苦海?


  其實,既然苦是海,沒有人可以逃脫,只能選擇如何游泳,或如何溺斃。


  作者以自己經歷過,曾看過、輔導過的例子,告訴大家,現實生活裡的各式各樣煩惱,都有相同的本質,只是會因個人因緣不同,幻化成八萬四千種形式,只要我們能掌握煩惱的「實相」,就能自己變化出八萬四千種「觀照」的方法,讓自己看清苦海真相,從煩惱和焦慮中解脫,擁有平靜的心。


  本書不是談如何成佛、成仙之類高層次的修行,而是針對在苦海中載浮載沉的眾生,所遭遇的俗世煩惱,提供如何覺知和觀照的心法;書中屢見作者的創見,提供讀者不同的思考角度,深具啟示性;每篇文章最後附有【九箴九思】的延伸思考,篇篇簡短精彩,提供讀者看完本文之後再次省思的平台。


  作者提到:如果,你覺得人生的煩惱無所不在,那麼,你的靜心也應該無所不在。


  快樂來了,就享受快樂,痛苦和不如意來了,也接受它們,萬物萬象如走馬燈,來來去去,儘管苦樂順逆如何刻骨銘心,你還是原來的你,不受任何牽絆和影響,這就是覺者應有的生活姿態。


  【吳九箴語錄】
  人生如果是一道菜,我們總是添加太多人工調味料,而嚐不到原來的味道。
  當你看不見,你才會需要「相信」;當你有疑惑不安,你才需要「信仰」。
  煩惱的實相是:當你不想接受或面對某件事時,這件事,就會變成你的煩惱。
  「需求」來自於「自然」,「妄想」則來自於「頭腦」。
  你的信念,不一定會讓你心想事成,卻會招引來不測的因緣。
  當你煩惱或焦慮時,你就看不清自己,看不見事情的本來面貌。
  地獄和涅槃,不是過去或未來式,一直是現在進行式
  當你沒有覺知,即使學歷再好、收入再高,也會中了頭腦的詭計。
  人生在世,煩惱無所不在,相對的,靜心也可以無所不在。
  當你看不清自己的妄想,你就會因為對方的缺點,而愛上他。
  如果真愛對方,你應該要愛上他或她的全部,愛上他或她的本來面目。
  當你看清「愛」是一種因緣聚散的「禮物」,你的恐懼自然就會消失。
  苦不等於痛,痛來自體驗,苦則來自頭腦的自我折磨。
  當你沒有醒過來,即使你擁有了全世界,你還是會受苦。
  覺者可以在所有因緣俱足時快樂,也可以在因緣不足時快樂。
  苦樂,沒有客觀性的存在,它只是你和這個世界的主觀對應,所投射出來的結果。
  人所有憂鬱和焦慮的源頭,都來自妄想「控制」什麼東西。
  當你已經找到內心的平靜,何苦還要到處去求神佛上帝賜你平靜呢?
  憂鬱症是無法被治療的,因為,是你自己「走」進憂鬱的,你只能靠自己再「走」出來。


 參考資料來源:博客來書籍館



這本是吳九箴最新的作品,書的一開頁就寫著


覺醒的目的,不是要你成仙成佛,或成為一個神


而是要你回歸為一個自然的人。


而當一個人有煩惱時就是不自然,而這個煩是自己還是外界給的呢?


如何排除呢,一切的一切都是自己的心啊。


而本人我呢也常自尋煩惱呦~~


所以當不是自然人時真的整個身心靈都變的很糟


連自己都覺的自己好討厭呦


還好佑佑的笑是我棒的良藥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佑佑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